
3·15因“土坑酸菜”事件的曝光,把各大牽涉品牌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另一邊,成立了25年的國貨品牌白象卻成為清流,因一句“沒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火出了圈。
與此同時,關于白象“三分之一員工是殘疾人”、“拒絕日資收購”、“熱心低調公益”等事件被網友扒出在網絡上廣泛流傳,品牌的所有正面行動在一時間內全部被釋放,成為社交平臺討論的熱點。
白象的“翻紅”,也是繼鴻星爾克、蜂花等國貨品牌之后,再次憑借價值觀紅利讓品牌重獲流量的案例,我們通過復盤這次事件看看其他品牌從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野性消費”的場景對于大眾來說已經不再陌生,在去年鴻星爾克、蜂花等國貨品牌就引起過同樣的購買熱潮。
不難發現其中的相似點是,品牌們都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在銷量不景氣的情況下卻展示出了民族骨氣。消費者們不僅是在為情懷買單,更是在以實際行動為品牌點贊。
那么,“野性消費”行為說明了消費市場的哪些趨勢?褪去“野性消費”后,這些國貨品牌拿什么留住流量呢?
1、價值觀紅利時代正在到來
人們經常會提到流量紅利、平臺紅利……還有一種紅利是有說服力,那就是價值觀紅利。 從出現“野性消費”的現象來看,市場不會辜負有良心的品牌,這也給了那些有責任、使命感的國貨品牌制造了新機遇。
“野性消費”行為反映了消費者和品牌之間對待問題的默契,消費者的購買并非完全出自對品牌的認可,更多的是來自于情感共鳴,借產品來表達自己的內心。價值觀紅利時代正在到來,品牌想要獲得擁護者,堅守正確的價值觀。
白象的“翻紅”離不開這張感情牌,對于國貨品牌來說,立足自身成長的價值很重要,不僅要關注到價值本身,同時還要堅守住正確的價值觀,以此來贏得消費者的尊重。
2、情懷只是開端,品質是保證
當然國貨“翻紅”的背后離不開品牌對品質的追求,細看這一批出圈品牌的發展,能夠經受住風浪卻依舊收獲口碑,與產品品質是密不可分的。
據了解,白象一直堅持“優于行業標準,提升行業水平”的產品質量原則,并嚴格執行“飲食問題零容忍,質量問題大于天”的管控要求,二十多年來無重大食品事故發生。
在國潮熱的趨勢下,實力和品質是國貨能否贏得消費者長期喜愛的關鍵所在,幫助品牌找到“國貨之光”的光。
3、需要一個嶄露頭角的契機
“翻紅”不僅要靠內力沉淀,外力也是不可缺少的。通過整理近年來“野性消費”的案例,可以發現背后發生了很多偶然性的事件。
鴻星爾克在去年河南暴雨中捐出了5000萬元物資,在企業虧損的狀態下依舊伸出援助之手,一時間涌現出很多支持品牌的帖子,網友們想要用實際行動“拯救”這個品牌。
再舉一個例子,近來盼盼食品也被推上了熱搜,有網友爆料稱華僑大學一學生因疫情封校物資緊張,向盼盼官方平臺發送了求助私信,盼盼將一車物資送到了學校。這個舉動讓網友備受感動,認為盼盼是有良知的國貨品牌。
不難發現,這些國貨品牌的出圈都是由于社會熱點的助推,重回大眾視野。也說明了品牌需要抓住社會熱點事件下的民眾情緒,慎重判斷是否具備切入口,在適當的時間以適當的內容,去傳遞品牌價值觀。時有趣認為,為了降低風險,這個過程中往往也需要有的營銷團隊支持。
4、品牌建設能力是核心競爭力
“消費者來的快,去得也快”,國貨因情懷被“野性消費”過后,如何能將流量轉化為“留量”是品牌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要求著品牌不斷建設品牌附加值,通過品牌建設確定自己在持續創造出消費者更好的心理價值,構建起核心競爭壁壘,使得品牌更加健康的發展。
另外,老牌國貨還可以從創新的營銷方式著手,在年輕消費群體中找到溝通方式,力爭變“翻紅”為“長紅”,解決品牌“老化”問題。
中國消費群體消費水平在不斷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時有趣認為,只靠情懷是遠遠不夠的,品牌建設是長期過程,只有提升競爭力才能持續占領消費者心智。
濟南工業設計公司也需要不斷提升競爭力才能在這個市場中長久的存在下去。
負責人:呂中凱
聯系電話:15213110815
電子郵箱:469969804@qq.com
公司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海信天辰九號B座2208
添加咨詢
關注公眾號